新作不断,时代主题激发上海爱乐创作潜能

2021年6月22日 16:13评论关闭Views:

中国娱乐前沿讯 随着七一的日益临近,上海爱乐乐团“红色情怀”系列演出也将迎来一轮新的高潮。6月29日、30日,乐团将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连续带来两场经典红色作品音乐会,以奏响时代精品,展现昂扬面貌,为本次系列演出画上圆满句号。

三个月六场演出六部新创作品,所到之处反响热烈,好评如潮。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不仅展现出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使命的上海爱乐,在主旋律创作上的善作善成、久久为功,也体现出了乐团始终坚持为时代和人民创作的责任担当。

“红色情怀”迎来收官演出

6月30日晚,上海爱乐乐团将在“老团长”吕其明的经典之作《红旗颂》的音符中,为本次“红色情怀”系列演出正式收官。回首三个月前,在北京音乐厅内,乐团也正是在《红旗颂》的音乐中拉开了巡演大幕。看似巧合的曲目安排,实则寓意着每一位爱乐人始终坚守初心,传承优良传统。在月底即将亮相的两场收官音乐会中,上海爱乐乐团将再次呈现五部委约新创作品,其中包括吕其明的随想曲《白求恩在晋察冀》及弦乐合奏《祭》、赵光的《石库门随想曲》小提琴与大提琴双重协奏曲、刘隽皓的交响曲《红色情怀》以及龚天鹏的交响曲《百年颂》。这些新创作品自首演以来,好评不断,更有乐迷一路追随打卡,不愿错过每一场音乐会带来的新意。

在6月29日的演出中,乐团还将上演由作曲家陆培改编创作的第六交响曲《大路歌》。1934年,聂耳为影片《大路》创作主题曲《大路歌》,在当时引发了极大的社会反响。87年过去了,这首时代经典在跨越时空之后,将再次焕发新生。陆培表示,《大路歌》的旋律铿锵有力,激情磅礴,尤为适合交响曲的改编,而为了突出作品庄重宏伟的气势,他在创作中还特意加了管风琴,以期带给观众更为震撼的音乐体验。
而6月30日的音乐会则将再度上演由90后作曲家龚天鹏创作的交响曲《百年颂》。历经两年打磨、三度试演、数次修订之后,交响曲《百年颂》于5月3日晚在上交音乐厅进行了世界首演。这部作品在古典交响乐的乐章结构上,融入创新技法,吸引了不少业内专家和乐迷的到来,“耳目一新”成为了众多评价中的高频词。对于这部有着厚重历史感的作品,龚天鹏展现出了一位年轻作曲家特有的自信和朝气。浓墨重彩之中的一抹青春诗意,巧妙地点出了“胸怀秋千伟业,恰是百年风华”的独特意蕴。

三代作曲家共抒真情实感

从91岁的“老团长”吕其明,到90后的驻团作曲家龚天鹏,为了此次系列演出,上海爱乐乐团邀约到不同年龄代际的作曲家倾情创作。他们或以高远站位,回望峥嵘岁月谱写历史新篇;或以百姓视角,讴歌英雄感恩新时代;或以个体情感,找寻集体情怀的共鸣。这些不同角度、不同维度的真挚创作,立体而又丰满地诠释了“红色情怀”的深厚内涵,在上海爱乐乐团音乐家的用心演绎之下,彰显出无愧于时代的精湛品质。

老一辈的作曲家,一直是上海爱乐乐团精神力量的象征。已是鲐背之年的吕其明思如泉涌,笔耕不辍,献上了随想曲《白求恩在晋察冀》和弦乐合奏《祭》两部作品。
与新中国共同成长的作曲家徐景新,在多年的创作中,一直坚持“旋律优美,观众爱听”的原则,相比标新立异,他认为作品只有“接地气”才能“传得开”。此次为“红色情怀”创作的声乐套曲《永恒的丰碑》就是这样一部好听且能传唱的作品。
一直以来,作曲家赵光都把上海这座城市独特的气韵和文化,当作其最重要的创作主题,此次创作的《石库门随想曲》小提琴与大提琴双重协奏曲,也是一部兼容并蓄,带有浓郁海派气息的器乐佳作。在北京音乐厅的首演现场,这部作品也收获了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在深沉优美的旋律之中,既能感受到《大路歌》《北京颂歌》的恢弘气势,也能找寻到《拔根芦柴花》的江南味道。《石库门随想曲》是一部难得的将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交融于一体的时代精品。

“不写应景之作,只写真情实感。”不仅是前辈作曲家的艺术自觉,也是青年音乐家的创作追求。作曲家刘隽皓的交响曲《红色情怀》就是一次个体情感的抒发,希望唤起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作为其中年龄最小的创作者,龚天鹏并没有被各种“包袱”而束缚,相反,他以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姿态完成交响曲《百年颂》的创作。以青春朝气的笔触来抒写百年的厚重历史,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相比创作技法,这种勇于担当,敢为人先的精神更显珍贵。
上海爱乐乐团团长孙红表示,在策划和排练“红色情怀”系列演出的过程中,每一个爱乐人都在不断地自我追问和反思,“我们的作品到底是为谁创作,怎么创作?”而在今天交出的这份成绩单面前,他们终于可以骄傲地回答:为时代和人民创作,是上海爱乐乐团的光荣传统,也是矢志不渝的艺术追求。

Tags: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