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声川、郝蕾、张杰:对话《曾经如是》,寻找生命的意义
中国娱乐前沿讯 赖声川生命幻境旅程之六小时大戏《曾经如是》本轮上剧场的演出已经接近尾声,2月20日最后一场演出之前,上剧场策划了“对话《曾经如是》”特别活动,《曾经如是》的编剧/导演赖声川携主演郝蕾、张杰,以及特邀嘉宾史航出席,活动由上剧场CEO丁乃竺主持。现场,大家畅谈了该剧的创作与内容,从剧本、演员,再到评论人和制作人的多重角对话,感受“新型剧场形态”中的故事在现在社会的语境。
赖声川:在抽象与现实中找寻生命的真相
在《曾经如是》诞生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赖声川的心中一直蕴育着一部大作品。这个作品始终没有具体内容,只有一种氛围及意境,赖声川的心中不断地回荡着一些关键词:“明光与慈悲”。直到2019年年初,应母校加州伯克利大学的邀请,赖声川带着一些灵感和内容来此担任教授带领学生创作。故事的开头是一次地震的发生,原本是为了震区灾民而准备的疗愈内容,后来一直没有机会将它扩充完整,这个内容就一直存在赖声川的“灵感档案库”中。“时间”“偶然”,人与自然、动物的关系,生命的本质问题,一次又一次在脑海中被提及。在一次家庭旅行中,他面对着眼前的雪景,心中灵感顺畅地升起,十余年的积累素材串在一起,迅速完成了大纲,赖声川回到伯克利与学生们完成了前三幕工作坊式的英文演出。2019年12月9日,《曾经如是》在上剧场首次做了完整的中文世界首演。
赖声川的戏剧突破常规观演关系,不论从长度、内容,还是特殊的舞台呈现形式。作为一个观察者和倾听者,赖声川在戏中与观众交流。有观众说,赖声川的两部“超长戏剧”,《如梦之梦》探讨如何面对死亡,《曾经如是》教人如何活在这个世上。赖声川说:“我认为‘超长戏剧’的探讨中最重要的概念是,任何一部好的作品是一个有机物。就像它真的有生命一样,它要发挥它艺术生命的作用,就必须长到一个适当的大小,跟其他生物一样。”在《如梦之梦》“全景式”的呈现中,我们第一次跟随赖声川体会了跟人类睡眠时间一样长的八小时梦中的感觉,而《曾经如是》像是一种在“梦”和“醒”之间的交互与探讨。
郝蕾、张杰:与角色一起成长
从2019年上剧场首演至今,演员郝蕾与“雪莲”一起走过了难忘时光,“我记得2019年的时候,我们有聊到我会得到些什么,但我不知道我会得到什么。现在我觉得我得到了一种自由:一种表演的自由或者是灵魂上的放松。每一场都很不一样,这种感觉太好了。我不觉得我在演,而是我替雪莲活了6个小时,这种体验是从未有过的。每天有6个小时,我变成雪莲在这个舞台上生活,然后也没觉得台下是观众,他们就像是我在云南的村民、在纽约的邻居。”
说起“雪莲”这个角色,郝蕾说:“我一直认为她是一个特别普通的人,她只是想过平淡的平稳的日子而已,但是命运不断在摧毁她想要的那些东西,到最后她就觉得算了吧。世界上可能有千千万万个雪莲,大家都努力地活着,到最后可能真的像梦一样,就是一场空。”
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出演多吉,张杰表示,变化是很强烈的,“在这两年里,我把我在乌镇的《曾经如是》演出看了一遍又一遍,看到了更多自己的问题,我觉得自己有很多需要做的,当我更加了解这个戏和我的角色后,我发现这次有一种我已经长在台上的感觉,很享受。以前我会很担心出错,现在我会让自己尽量自然,因为我希望能够体会到另外一种人生。”
横跨物种到“概念”,编织似幻似真的梦境
《曾经如是》的近三百个角色奇异纷呈,更是跨越了惯常的视角,从拥有特殊能力的人类到神圣的动物,以及“时间”、“空间”和“偶然”等概念。他们在剧中或绕行于双莲花池四周,或在特定的时刻与人类产生颇具深意与哲理的对话,实则述说着我们生活中日常不曾留意的真理。
除了郝蕾和张杰,还有上剧团演员王萌、窦进、杨雨光、金晶等饰演的许多角色,都拥有各自不平凡的故事,这些角色从云南的高山到繁华的纽约街头,再到无人踏足的干城章嘉山,一行人在难以忘却的“曾经”、无法抓住的“当下”和不可预测的“未来”中,经历劫难,找寻生命的真谛。评论家史航说:“赖老师常常突破正常观演关系,地域广阔且有很多变动,时间、空间是用来概括的,在《曾经如是》里,上一场是主要角色的演员,在下一场可能就是路人甲。龙套和非龙套的关系是很紧密的,这是非常打动我的一点。同时,我信任悲观为底色的戏,因为它不骗我,但是又在悲剧的同时尝试去寻找一些乐观的东西。”
每一部戏亦有自己的生命,无论是从37年前长演至今的经典《暗恋桃花源》,亦或是讲述乡愁的《宝岛一村》,还是《如梦之梦》《曾经如是》两部瑰丽如万花筒般的奇幻之作,我们不由感恩能够在此时的剧场中感受到关乎我们人类共同情感的作品。
(剧照摄影:林静雯、及建鹏)
评论已关闭